1. 首页 > 星座知识百科 > 文章页面

为什么说公元762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年(为什么说公元前770年是春秋的开始)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说公元762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年,以及762年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公元76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说是唐由盛转衰的一年【历史】绣口吐不出那半个唐朝(2)公元762年为什么说公元762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年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很多人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大宇看过这段历史之后,认为与其说安史之乱,不如说安史之乱中的公元762年,说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更合适。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各位看官且往下看。

说起来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唐玄宗李隆基大家应该都知道。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导致杨国忠干政,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李隆基被迫出逃,在出逃的路上,护送的士兵哗变,要求李隆基处决杨国忠和杨贵妃父女。这事很可能有李隆基的儿子李亨的参与。再后来在宦官李辅国的支持下,李亨在宁夏擅自登位,即为唐肃宗。玄宗在不情不愿中被迫当了太上皇。

唐肃宗虽然提前接班当了皇帝,但是他的能力有限,软弱和没有主意是他最大的致命伤。还好当时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人扭转乾坤,让他们父子皇帝还都长安。不过这个时候叛军还没被完全消灭,宫内又再起风云。可以说肃宗不得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曾经的李辅国帮他登了皇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凌君而专横的宦官。这个时候的肃宗处于一种无奈且无助的状态。

李辅国最后被任命为司空兼中书令,中书令即宰相,宦官做到宰相的,这是历史上独一人。与此同时肃宗身边还有一个张皇后,这个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和李辅国争权而想另立太子,为了麻痹肃宗,经常让丈夫喝“玄骶脑酒”。这种酒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喝完令人健忘。

也就是说,软弱的肃宗一边被李辅国欺负,一边被张皇后摆弄。

再说回玄宗。他作为太上皇,已经没有一点权力了,这时候只有高力士衷心的伺候在身边。有一次玄宗在城楼被长安人民发现,人们看到这位从他们视野里消失已久的开元皇帝已苍老如此,声泪俱下,高呼万岁。李辅国得知这件事之后,以游览为由,将玄宗强制迁移到离他不远的太极宫,以便随时监视,更是将高力士流放到遥远的南方。

就在宝应元年,也就是我说到的762年,玄宗李隆基在无限忧伤中去世了。这是第一位。

此时肃宗也是重病在身,张皇后欲设计灭李辅国,结果被后者发现先下手:当时,李辅国持剑入寝宫搜捕,从肃宗身边把服软求情的张皇后拖了出去然后处死,创造了宦官跋扈的一个新纪录。肃宗当时卧床不起,看到这一幕之后惊吓过度,没几天也死了。这是第二位。

高力士在遥远的他乡听到玄宗去世的消息之后,绝食吐血而死。《明皇杂录》这么记载:(高力士)道遇开元中羽林军士,坐事谪岭南,停车访旧,方知上皇已厌世。力士北望号泣,呕血而死。这是第三位。

这一年,李白也死了。有传说是醉酒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这是最符合诗仙李白他老人家的性格,最浪漫的一种说法,也广为流传。《旧唐书》说是喝酒猝死。我们全且当成是前者吧。这是第四位。

顺带一提,专横跋扈的宦官李辅国也死于这一年。

大唐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盛世时代。依稀记得那一年,李白应杨贵妃之邀去宫中写《清平乐》,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玄宗在一旁一边笑,一边感受着盛世大唐的风华,定没有想到他们的生命会以死在同年的方式再次相聚。

公元762年,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在历史上,这一年算不上十分重要,至少比不上唐玄宗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那样来得惊心动魄。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一、它刚好将拥有289年历史的李唐王朝一分为二,前后各144年;二、这一年是新旧两朝的交替,又是安史之乱即将结束的前一年。

我们的故事便从这一年开始。

这一年死了四个人,其中一个便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唐朝大诗人李白。

李白的死,史书上记载得比较模糊;民间的传言又给他的死添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无论他是病死还是溺死,总之是醉死的,单从这一点来说,也不负了诗仙的美名——死都死得如此诗意。

第二个人呢,高力士。他就是唐玄宗身边的那个大太监。

要说他与李白的交集,恐怕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李白醉酒之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一段故事了。他怎么也死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李白死了他很难过,然后自己活活把自己给难过死了。这一年,他的确很难过,但不是因为李白的死。事实上,当年脱靴子那一幕让高力士很是难堪,他又怎么会因为李白之死而难过呢?

高力士的死,原因得牵出第三个人的死亡了。史书上记载:“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闻上皇崩,号恸,呕血而卒。”没错,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唐明皇。当时他已经不是皇帝了,而是“上皇”,也就是太上皇。当时唐朝的皇帝是他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

大家都知道,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那场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玄宗原有的平静生活。第二年,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兵变,他心爱的杨贵妃就死在了那里。从那之后,唐玄宗南逃入蜀,而他的儿子北上重整兵马收拾乱局。也是在那一年(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是为唐肃宗。

肃宗即位以后,唐玄宗就正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了。虽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但是玄宗并没有死啊,他坚挺地又活了六年。这六年或许是唐玄宗人生最为黑暗的六年时光,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后,心爱的女人死了,大好的江山也没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儿,在公元762年,终于熬到了他生命的尽头,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这或许是另一种解脱。

第四个死的人,是唐肃宗。相信细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在第一章“李白之死”中,我介绍李白去世的那年,公元762年,为“唐肃宗上元三年,唐代宗宝应元年”。这就意味着,在公元762这一年,唐朝换了个皇帝。

没错,唐肃宗李亨在经历了七年的动乱岁月后,在惊恐中离开了人世。还好,他死在了他父亲唐玄宗之后。虽然这爷俩死亡日期前后只差短短的13天,但作为儿子能够死在父亲的后面,无论是对于唐玄宗还是唐肃宗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很不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命很硬。无论是他的至亲至爱,还是仇敌、死对头,要么被他杀死,要么被他活生生熬死。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将自己那个当过皇帝又被武则天废掉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再次推上皇位。两年后(公元712年),李旦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唐玄宗的皇帝生涯就此开始。他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自己之前的盟友——太平公主。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诛杀了太平公主以后,唐玄宗终于松了口气,开始了他的统治。公元713年,唐玄宗改元开元,立志重建大唐伟业。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的统治持续了44年,其中开元29年,天宝15年,他是唐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他的命硬不仅体现在他的在位时间上,还体现在他的寿命上。他一直活了78岁,直到公元762年才黯然离世。相信要不是安史之乱,要不是那段难熬的岁月,假设盛世继续,爱妃常伴,唐玄宗的心情也许会好很多,他兴许也会多活几年。

在唐玄宗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他的政敌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还是他的至爱杨玉环,都死在了他的前面。他的仇敌安禄山,欺骗了他的感情,辜负了他的信任,将唐玄宗从荣耀无比的皇帝位子上活生生地扯了下来。然而,虽然他不能亲手杀死安禄山,但安禄山却被他活生生熬死了,而且死状很惨。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死了。安禄山自从起兵反唐以来,性格越发暴躁,动不动就打身边的人。这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叫严庄,一个叫李猪儿。而且当时,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听闻父亲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当时安禄山已经称帝),也常常害怕父亲会弄死自己。于是这三人一合计,合谋杀死了安禄山。严庄和安庆绪在帐外把风,李猪儿持刀进入安禄山的寝帐,一刀子刺入安禄山的肚子。安禄山是个大胖子,肥得流油,史书记载:“肠已流出数斗,遂死。”

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当时在长安为质子。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唐玄宗虽然极度信任安禄山,但是也经不住身边人反复进言说安禄山有反心,于是便假借要给安庆宗赐婚为由,要安禄山入长安。结果,安禄山假意推脱,没有来长安。安禄山起兵反唐后,正在华清池逍遥享乐的唐玄宗匆匆赶回长安,斩杀安庆宗,这或许就是“爹坑儿子”的典型案例了吧。

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们也没能熬过唐玄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诱杀安庆绪,安禄山的其他几个儿子也被一网打尽,老安家也算是罪有应得了,落了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史思明的下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毛病——一是爱打手下,二是想要废长立幼。于是,仅仅时隔四年,历史再次重演,过程也惊人地相似。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史书记载:“军至柳泉,悦等恐众心未壹,遂缢杀思明,以毡裹其尸,橐(tuo二声)驼负归洛阳。”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即皇帝位,改元显圣。杀死了史朝清(史思明幼子)和史朝清的母亲辛氏,以及那些不愿归附自己的数十人。

唐玄宗唯一没有熬死的,或许正是这个史朝义了。不过,在唐玄宗死后仅一年,史朝义也自杀身亡,困扰唐朝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正式宣告终结。对于唐玄宗来说,没能亲眼见到安史之乱结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这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何尝不是一样呢?

这对父子,相互包容又相互猜忌,在公元762年这一年,一前一后,双双魂归极乐。

5月3日,唐玄宗在神龙殿驾崩,享年78岁。此时,肃宗李亨已经病重,听闻父亲死亡,心内更是悲痛。当时,张皇后与重臣李辅国相互争权,皇后想要废掉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

当时,肃宗卧病在长生殿。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合谋要杀死太子李豫,他们在长生殿埋伏好了刀斧手。5月14日,皇后以肃宗的名义召太子李豫入长生殿。李辅国、程元振察觉了张皇后的阴谋,出兵保护了太子李豫,并逮捕了张皇后和越王李系。5月16日夜,肃宗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与世长辞。然后,李辅国杀死张皇后和越王李系,将太子李豫推上皇位,这就是唐代宗,这一年也就是代宗宝应元年。

公元762年,有些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另一些人,他们才刚刚登上历史的舞台。唐代宗李豫,会是我们接下来那半个唐朝里的第一个帝王。

他一上台,就捡了个“大便宜”——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我们必须得承认,对于平定安史之乱,他也是出了大气力的。对于这个帝王的故事,我们将在下章开始讲起。

谢谢大家!

说起来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唐玄宗李隆基大家应该都知道。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导致杨国忠干政,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李隆基被迫出逃,在出逃的路上,护送的士兵哗变,要求李隆基处决杨国忠和杨贵妃父女。这事很可能有李隆基的儿子李亨的参与。再后来在宦官李辅国的支持下,李亨在宁夏擅自登位,即为唐肃宗。玄宗在不情不愿中被迫当了太上皇。

唐肃宗虽然提前接班当了皇帝,但是他的能力有限,软弱和没有主意是他最大的致命伤。还好当时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人扭转乾坤,让他们父子皇帝还都长安。不过这个时候叛军还没被完全消灭,宫内又再起风云。可以说肃宗不得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曾经的李辅国帮他登了皇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凌君而专横的宦官。这个时候的肃宗处于一种无奈且无助的状态。

李辅国最后被任命为司空兼中书令,中书令即宰相,宦官做到宰相的,这是历史上独一人。与此同时肃宗身边还有一个张皇后,这个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和李辅国争权而想另立太子,为了麻痹肃宗,经常让丈夫喝“玄骶脑酒”。这种酒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喝完令人健忘。

也就是说,软弱的肃宗一边被李辅国欺负,一边被张皇后摆弄。

再说回玄宗。他作为太上皇,已经没有一点权力了,这时候只有高力士衷心的伺候在身边。有一次玄宗在城楼被长安人民发现,人们看到这位从他们视野里消失已久的开元皇帝已苍老如此,声泪俱下,高呼万岁。李辅国得知这件事之后,以游览为由,将玄宗强制迁移到离他不远的太极宫,以便随时监视,更是将高力士流放到遥远的南方。

就在宝应元年,也就是我说到的762年,玄宗李隆基在无限忧伤中去世了。这是第一位。

此时肃宗也是重病在身,张皇后欲设计灭李辅国,结果被后者发现先下手:当时,李辅国持剑入寝宫搜捕,从肃宗身边把服软求情的张皇后拖了出去然后处死,创造了宦官跋扈的一个新纪录。肃宗当时卧床不起,看到这一幕之后惊吓过度,没几天也死了。这是第二位。

高力士在遥远的他乡听到玄宗去世的消息之后,绝食吐血而死。《明皇杂录》这么记载:(高力士)道遇开元中羽林军士,坐事谪岭南,停车访旧,方知上皇已厌世。力士北望号泣,呕血而死。这是第三位。

这一年,李白也死了。有传说是醉酒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这是最符合诗仙李白他老人家的性格,最浪漫的一种说法,也广为流传。《旧唐书》说是喝酒猝死。我们全且当成是前者吧。这是第四位。

顺带一提,专横跋扈的宦官李辅国也死于这一年。

大唐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盛世时代。依稀记得那一年,李白应杨贵妃之邀去宫中写《清平乐》,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玄宗在一旁一边笑,一边感受着盛世大唐的风华,定没有想到他们的生命会以死在同年的方式再次相聚。

关于为什么说公元762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